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拜织女

七夕拜织女是汉族的岁时风俗汉族民间传说中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女性认为,除了天生的相貌之外,还要具备某些技艺,如厨艺、针线技艺、装饰家居的技艺、化妆之艺等。她们认为织女具备这种种技艺。所以,在七月初七时,祭祀织女,向织女析福。

七夕赛巧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赛巧是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习俗。旧时,通过比拼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赛出巧女。如今,七夕赛巧以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精妙的手工技艺,寄托了人们祈求生活美满、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拜月老

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种,也就是媒神。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