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首页 > 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门头沟区发布2023年3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

日期:2023-01-20 来源:北京门头沟 责任编辑:陈曼芸

字号:

  日前,门头沟区2023年3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出炉,涉及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便市民出行、营造宜居环境、丰富文体生活、保障公共安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七个方面内容。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共5项)
  01
  免费刻制“小”印章,优化营商“大”环境。
  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个体工商户和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章服务,降低开办成本,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体验。
  02
  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面向全市公开招聘退休不足五年的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补充中小学师资力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门头沟区集聚,带动教育水平提升,让公平优质的教育惠及于民。
  03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提升法治为民温度。
  通过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律师值班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指派律师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畅通为民法律服务渠道,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法治获得感。
  04
  便民服务零距离,惠民实事暖人心。
  建设智慧便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个,满足群众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服务需求;通过开展便民服务、送生活必需品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缓解山区百姓暂时性购物不便问题,提高百姓生活便利度。
  05
  邻里互助点,情暖老人心。
  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新建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0个,确保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有人关心,突发事件有人帮扶;新建养老助餐点4个,打造老年人幸福“食”光。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共7项)
  06
  推进房产证办理,保障群众不动产合法权益。
  研究解决历史遗留项目不动产登记问题,打通房屋“办证难”路径,分类分批推进解决接诉即办“办证难”问题,破解群众因无房产证造成的落户难、子女入学难、房产买卖难等难题。
  07
  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打造安居宜居环境。
  解决“接诉即办”反映老旧小区功能退化问题,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开工,完成新完工1个,新确认1个项目任务,通过上下水改造、楼体外面线缆规整、环境综合改造等方式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
  08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打造文明和谐小区。
  着力解决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突出的物业管理问题,集中对全市投诉量前100名的小区开展专项治理,通过物业服务企业履约考评机制、完善物业行业监管制度等方式,提升群众居住满意度。
  09
  加快推进公厕建设改造,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公厕问题,结合百姓实际需要,在群众集中反映的点位新建移动公厕,对部分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增设公厕引导标识等,真正解决百姓所“急”。
  10
  加大回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置房维保服务水平。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安置房小区维保问题,对部分安置房小区开展外墙脱落修复、附属设施破损维修等,加大维修服务力度,提高安置房小区宜居性。
  11
  加大电梯维修力度,提高小区配套设施维护水平。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电梯维修问题,对部分小区电梯进行维修改造,增强小区电梯运行维护保障能力,提高市民乘梯“安全感”。
  12
  持续加强房屋漏雨维修,提前化解市民雨季愁盼。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房屋漏雨问题,对群众集中反映的部分小区实施房屋漏雨维修,确保市民安全度汛。
  方便市民出行(共4项)
  13
  实施潮汐车道建设,缓解交通拥堵。
  按照“小偏方、治大病”的理念,开展道路顽疾治理,对水闸桥西口向北约一公里路段进行改造,分段实施潮汐车道建设,解决群众早晚高峰及节假日出行拥堵问题。
  14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促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做好42条委托经营线路的运营保障工作,积极倡导城乡百姓公交绿色出行;结合百姓诉求以及道路施工交付使用情况,对M43、M42、M22路公交进行优化调整,提高群众出行便利度。
  15
  提升“两灯”问题治理能力,“点亮”百姓出行道路。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路灯问题,对部分道路实施路灯建设和改造,解决有路无灯问题,强化照明设备日常维护,方便市民夜间出行。
  16
  疏堵结合开展停车治理,解决市民停车难题。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小区周边道路停车资源不足、违章停车问题,对城乡结合部、保障房小区、市场周边停车秩序进行整治,增加停车泊位数量,解决道路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营造宜居环境(共6项)
  17
  持续开展煤改清洁能源,让村民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针对“接诉即办”群众反映的冬季清洁取暖诉求,科学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村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完成市级任务目标,健全清洁取暖设备后期长效运行服务机制,确保群众平安、温暖过冬。
  18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解决12345市民热线反映的农村环境问题,在符合条件的村庄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和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实现村庄“长治久净”。
  19
  垃圾分类助创城,美化环境齐行动。
  持续提升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继续推动驿站建设,推广有效的运行模式,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20
  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增强百姓安全感。
  推进平安法治社会建设,完善“合成研判、立线侦查、集群作战”工作模式,力争八类案件破案率实现100%;定期组织“小兵团、小区域、小专项”行动,挤压违法犯罪空间;积极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做好疏导化解,降低激情犯罪率,保障八类案件万人发案率低位运行。
  21
  增加噪音检测设备,促进市民文明游园自觉性提升。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公共活动场所噪音扰民问题,在市民反映集中的公园实施活动噪音检测提示杆安装项目,通过声音分贝及时显示,提醒居民降低活动噪音,减少扰民问题。
  22
  提升山区供水排水治理能力,提高百姓生活便利性。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供水排水相关问题,实施山区供水改造,排水排险,安置房小区污水管线改造等项目,解决相关点位百姓用水困难和排水不便等问题,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丰富文体生活(共2项)
  23
  坚持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为社区、村、景区、民俗图书室等更新图书10000册,提升基层群众的阅读体验;开展农村“星火工程”演出不少于280场,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4
  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新南城地区建设全民健身场地2片,不断完善“15分钟健身圈” ;创建大峪、大台2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提高群众体育的普及率和覆盖率。
  保障公共安全(共9项)
  25
  确保14个急救站点平稳运行,提升院前医疗急救能力。
  为百姓提供优质便捷急救服务,保障区域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不低于98%、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较上一年缩短、居民满意率不低于90%,守护人民生命安全。
  26
  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三农”保民生。
  为我区行政区域内种植管理苹果、樱桃、露地花卉等作物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提供90%的农业保险费补贴,保障农业生产,为农民“遮风挡雨”。
  27
  加大食品药品检测力度,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解决“接诉即办”反映食品药品安全诉求,做好区级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药品经营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监控,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重点行业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督抽查,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28
  加装安全配件,拧紧燃气“安全阀”。
  持续为20500户燃气用户更换、加装安全型配件,同步检查燃气灶具、设施连接、用气环境等家中的安全风险,指导居民及时排除隐患,提升居民家庭燃气使用安全。
  29
  开展消防技能培训,增强市民自防自救能力。
  继续深化“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全年培训1.4万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群众、单位员工等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30
  实施雨洪利用工程,节水防洪保民生。
  在王平镇西王平村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在防洪减灾的同时,保障西王平村百姓果园灌溉备用水;对西王平沟进行提升改造,增加河道调蓄容积,解决非汛期周边广场公园绿化灌溉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开源节流”。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对部分村实施挡墙及边坡支护、道路维修等项目,为周边村民居住和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32
  加强道路积水治理及市政设施维护,提前排除雨季出行风险。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道路积水等问题,对部分道路排水设施进行改造,修复部分损坏道路桥梁,突出对市民诉求集中点位反季节治理,保障市民雨季出行安全。
  33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山区平房村落消防安全性。
  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消防安全问题,推进部分山区平房村落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相关村庄消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问题,消除因器材缺失等因素造成的消防安全隐患。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共5项)
  34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就业者合法权益。
  围绕“接诉即办”劳动保障类诉求,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力、企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给予政策补贴;开展“两山”理论守护人全域培训计划,加强绿色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精准帮扶,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加大根治欠薪力度,实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举报案件100%办结,有效保障农民工薪酬权益。
  35
  开展“解忧暖心”社会救助,加强困难群体兜底帮扶。
  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做好七大类政策帮扶,包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项目、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项目、城市特困人员供养项目、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项目、退养人员医疗费项目、冬季采暖项目、困难学生救助项目,兜牢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底线。
  36
  开展免费健康筛查,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
  为妇女、儿童提供免费专业卫生保健服务,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健康体检、户籍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等项目,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37
  加大助残和低保对象帮扶,提升养老助残服务水平。
  为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0-15周岁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康复服务;为符合条件的16-59周岁无工作的重度残疾人发放助残券;完成100户残疾人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以温情救助纾解民生急难。
  38
  打造“暖心驿站”,筑就“温馨港湾”。
  依托银行网点、餐饮门店、连锁超市、加油站点等,新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驿站20个,为给百姓送餐送货的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服务,传递“家”温暖。

ICP 备案号:京ICP备 06033490号-1

主办单位:门头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运行管理:门头沟区文明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