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就宣传 > 成果展示

返回首页

城子街道市场街社区

日期:2023-12-01 来源:城子街道 责任编辑:陈曼芸

共建共享文明城·系列成就宣传展丨创城惠民利民第23期城子街道市场街社区

—— 塑城市精神 扬文明风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六年创建,文明花开。自文明创建以来,门头沟区以创聚力、以创提质、以创促优、以创增效、以创惠民,以文明创建促进全面提升,实干作底,高标锻铸,高标高质“比学赶超”,稳步实现“自我进化”。在这场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中,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一处处看得见的变化,共同擦亮了全区文明的底色,在家门口实现了“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变化。
  在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的收官之年、决战决胜之年之际,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市民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为持续推动“绿水青山门头沟”高质量发展,在“文明门头沟”微信公众号开设“共建共享文明城·系列成就宣传展”专栏,每周对一个社区进行文明创建成果风采展示,看社区变化、观百姓生活、察民生实事。
   

  城子街道市场街社区,包括蓝龙小区和蓝龙胜境小区,其中蓝龙小区是城子村上世纪80年代集资建设的小产权房,蓝龙胜境嘉苑小区是城子村的回迁楼房,社区中有大部分人都是原城子村的村民,是全区唯一一个居农混住的社区。
  居民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重要阵地之一。小区环境美不美、社区治理好不好,关系到生活在这里的每位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进程中,城子街道市场街社区从基础设施改造、社区管理、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有效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推动社区多维度治理提档升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为广大居民带来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
  完善基础设施


  自2018年起至今,市场街社区累计在小区内铺设路面约5000平方米,修缮小区内外绿化面积约1000平方米,修建社区建设场地约200平方米、自行车棚10处,粉饰楼道约600平方米,平整场地解决实际停车难约1500平方米。






整治前后对比

  开展环境整治


  垃圾分类要做好:

  持续优化垃圾分类桶站设置。垃圾桶站由原有的14处优化为3处,垃圾容器便民开盖装置安装率达到100%。同时,加快推进驿站建设进程。根据“一小区一驿站”的工作要求,社区已完成3处驿站建设工作。此外,完成大件、装修暂存点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一社区一处大件垃圾暂存点”、“一小区一处装修垃圾暂存点”建设工作要求,现已完成2处大件垃圾暂存点、2处装修垃圾暂存点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布局和方便投放相统一的原则。
  打造“红管家”“老街坊”志愿服务品牌:
  市场街社区成立两支志愿服务队,分别是“红管家服务队”和“老街坊服务队”。“红管家服务队”是由社区党员组成,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海报和入户走访的形式向居民宣传消防安全和文明创建知识,倡议居民不堆物堆料,不占用公共空间、不堵塞消防通道、不损坏公共设施等。“老街坊服务队”则是招募的团结邻里、善于沟通交流的志愿者,鉴于蓝龙胜境社区是城子村的回迁楼房,邻居之间互相认识熟悉的特点,通过邻里守望,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善意提醒,劝阻堆物堆料、电动车进楼的不文明行为,有效改善了社区环境秩序。



  深化精细化管理
  广泛动员社区干部、志愿者,联合物业,进行一日三巡。巡查过程中遇见问题及时清理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上报做好台账登记,每周五通过“领航星期五”志愿服务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包括清理小区内卫生死角、楼道内堆物堆料以及绿地内的白色垃圾,劝阻乱停放电动车行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等,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家园意识、文明意识。现如今,定期开展卫生清理活动,形成长效机制,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


  社区通过网格群,发布各类通知及温馨提示,让居民及时了解社区动态,随时在群里收集居民诉求建议,加强与居民的互动交流,避免因信息没有及时传达而产生投诉。网格员每天在自己的网格里巡视,积极与居民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未诉先办,及时清理堆物堆料。


  开展多彩文明实践活动



  凝聚社区力量:

  定期组织退休党员、志愿者开展社区邻里节、健步走等多彩主题活动。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2019年,按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部署,成立市场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实践阵地常态开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学习实践科学理论、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实践活动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次。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
  在寒暑假期间、节假日、新学期前后,科学安排各类青少年活动计划,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假期安全知识讲座、DIY手工制作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