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5-27 来源:门头沟区生态局 责任编辑:范昕
字号:大中小
为有序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探索生态涵养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低碳试点示范标杆引领作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体系,积极创建低碳试点示范。研究制定《门头沟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北京市门头沟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门头沟区民用建筑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时期民用建筑绿色发展规划》等各领域工作方案,全面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2024年,门头沟区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分批次培育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区域等试点,其中妙峰山镇炭厂村被评选为“北京市2023年气候友好型区域试点”。
全国低碳日主会场公布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全国低碳日北京主会场公布“北京市2023年气候友好型区域试点”
二是加强多领域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能源清洁化,优化能源结构,统筹推进光伏项目落地。积极推进公建绿色节能改造及超低能耗建筑工作,新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一星标准。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化,提升电动化比例,新增对国四柴油载货汽车管控措施,释放高排放车加快淘汰信号,鼓励车辆电动化。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共识。多元化开展低碳宣传教育,组织区内碳排放企业参与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开展低碳宣传活动,在低碳主题日走进公园社区等进行宣传,在政务公众号、中国环境报AAP、中国环境报等平台,宣传报道本区气候友好型区域试点工作,推动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生态保护格局,凝聚生态共识和发展合力。
低碳宣传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