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及同仁,大家好,我叫郑成俊,来自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院骨伤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援蒙圆梦——绽放青春之花》。
习总书记号召青年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能够“支援边疆”,为边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我觉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这颗种子在我的心中早已生根发芽。
在得知医院选派人才援蒙后,我主动请缨参加援蒙工作,并于2022年8月,踏上了京蒙帮扶协作的征程,带着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嘱托,开启了援蒙“圆梦”之旅。
当我第一次踏上那片辽阔的土地时,我被那里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当我深入了解当地人民时,我被他们勤劳、勇敢的品质所打动。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尽我所能,为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民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武川县气候寒冷,居民劳作苦重,颈肩腰腿疼疾病尤为多见。我充分利用中医优势,辨证施治,解除患者病痛。记得一位老大娘,常年饱受膝关节疼痛的折磨,行动十分不便。得知武川中蒙医院有北京专家来帮扶出诊,特意从30公里外的乡镇来到武川县城。大娘拄着拐杖,在儿子的搀扶下一瘸一拐的进到了诊室,我急忙搀扶她坐下,大娘坐下后,激动地对我说:北京专家啊,您快给我看看吧,我圪膝(ge qi)可疼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从大娘渴望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疾病给她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经过一番详细的问诊和查体后,我基本确定她这是膝骨关节炎合并急性滑膜炎,随即进行了膝关节穿刺,配合小针刀治疗,大娘疼痛立即明显缓解。又经过两周系统治疗,大娘逐渐康复,为了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老人家特地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鲜红锦旗送于我。
一面锦旗,不仅是一份谢意的表达,更是对我医疗技术的肯定。
我的工作不仅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由武川县中蒙医院申请,武川卫健委考察同意,任命我为武川县蒙中医院副院长,主要负责临床医疗业务和住院部的建设工作。
我深知挂职副院长是机会也是挑战,职务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也意味着收获和成长。我要考虑的不再仅仅是诊疗技术的问题,还要思考科室如何发展、制度如何完善,现有的治疗项目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怎么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等等。
我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围绕医院需求以及当地百姓健康现状,以帮、扶、带的形式,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首先医院管理方面,协助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如:奖惩制度、关怀制度,绩效制度等,使医院的各项工作更加有序规范开展;临床方面,完善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使常见疾病的治疗更加规范有效;宣传方面,制作宣传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平台增强中蒙医院知名度和公信力;住院部建设方面,从临床病历书写,到常见骨伤科疾病的中西医治疗,重点培养住院医师管理病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完善医护交接班等病房管理制度,实现了住院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建设性跨越。
我深知援蒙工作是“输血”,更要“造血”。为了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及临床经验留在武川。我培养住院医师4名,带教传授他们对骨伤科常见疾病的针灸、针刀治疗及关节注射和穿刺技术;多次开展医学教学讲座,传授自身经验;制定科室早交班小知识分享及每周一次小讲座制度制度,培养医护人员学习习惯,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组织临床技能培训,并举办院内第一届医护临床技能考核,以考促学;完善危急重症处理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等等;为更好开展临床教学工作,自费向住院部无偿捐赠价值2800余元的投影仪一台。
就这样经过半年多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4名住院医师顺利“出师”,中蒙医院的各项工作有了明显起色。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上见精神。“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新时代的青年就应该像习总书记号召我们的那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花!